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街道动态 >>详细 |
沙河口区马栏街道西山社区:矛盾调解“和为贵” 畅享社区微治理
|
发布日期:2024-04-11
来源:马栏街道
【关闭】
|
沙河口区马栏街道西山社区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同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紧密结合,从小切口入手、在细微处着力,建立排查、倾听、研判、化解、回访“五步”工作法。通过搭建议事平台“睦邻亭”,优化网格体系,调节楼院矛盾,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实现“零距离”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构建邻里“零距离” “纠纷地”变“幸福田” 马栏街道西山社区通过党建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治理联抓“四联模式”,搭建多元主体互动平台。党建引领为核心,联通“代表委员社情民意恳谈会”、“社区两委商议会”、“大党委联席会”、“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会”、“居民自治共治议事会”5个基层治理平台,融合8个网格互助志愿服务队,形成“1+5+8”的睦邻互动模式。以邻里矛盾纠纷调解、互助为切入点,着力推动“组织建在邻里、互助聚在邻里、难题解在邻里、民心融在邻里”,畅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渠道,架起辖区党组织、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助力“纠纷地”变“幸福田”,持续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微治理赋能升级。楼道照明、设施失修、不文明养犬等这些影响居民生活的烦心事,社区党委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无事不议”的原则,建立起“网格调解+居民议事+社区协商”三级议事机制,采取上门沟通、纠纷协调、座谈讨论、现场办理等多种形式,共商共议,让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协商议事权和决策权,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真正实现“议论纷纷”到“议事纷纷”。如今通过协商议事,一件件困扰居民的烦心事得到了解决,居民协商议事会也真正成为开解社区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深化治理“控源头”矛盾纠纷重排查 西山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 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回访”全过程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专兼职网格员“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利用拉家常、“睦邻亭”、“板凳会”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和诉求,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楼长等志愿者充当桥梁纽带,密切关注纠纷倾向和矛盾焦点,及时收集、掌控各类苗头性隐患和不稳定性因素,居民有什么困难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厚植于群众土壤中。通过控源头、聚合力、解民忧,从根源上消除影响社区安定的各类隐患,更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和为贵”成为了社区和谐的“稳压器”。 搭建“和为贵”调解室 形成合力化解矛盾 西山社区成立“和为贵”调解室,以调解为基础,预防为重点,针对排查出来的邻里矛盾、纠纷隐患、婚姻家庭等潜在风险家庭和人员,采取“专职律师+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专职调解员+社区民警+职能部门”的模式,形成合力开展多元化解工作。黄河路867号居民来到社区“和为贵”调解室寻求帮助,由于原一楼商户下水管道改动导致管道时常堵塞,影响楼上居民生活,社区、执法、片警、街道城管部门多次协调,都因为影响商户营业而暂时疏通,没有彻底解决,而现恰逢一楼店铺装修,希望社区帮助协调把管道修复,社区刘书记立即行动联系商户,经过沟通后,召集房主、商户、产权单位、居民代表到社区开展协商议事,对一楼的房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和”为主题,在情、理、法三个层面开展“攻心战”,提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费用分担方案, 达成一致意见,使得整个管网改造顺利进行,多年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的烦心事。 设立党建“直通车”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为高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各项问题,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西山社区全面推行“直通车+回音壁”工作机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醒目位置设立党建“直通车”和“回音壁”,红色党建直通车设有“搜寻号”“幸福号”“集结号”“行动号”“和谐号”。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坚持化解与协调相结合,因人、因事、因地灵活运用不同的调解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从而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搜寻号”集纠纷,构建社情民意收集网络,畅通群众述求表达渠道;“集结号”排纠纷,入户走访谈心,做好心理疏导,解决家庭矛盾;“行动号”调纠纷,做到“身边人解身边事”,促进楼院和谐稳定;“和谐号”解纠纷,协商议事化解纠纷,推进居民“微自治”;“幸福号”化纠纷,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健康和谐邻里关系。问题的解决结果公示在回音壁上,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单。党建直通车以“引领、和谐、典范、民主、护航、力量、成长、成效”为支点,打造“学习型、互助型、示范型、自治型、法治型、志愿型、关爱型、技能型”八型网格党支部的治理模式,每个支部都有特色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服务体系,推动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楼院“微治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群策群力解决居民需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 畅通各方参与渠道,让群众成为议事协商的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充分激发议事协商“大能量”,以“小切口”办“要紧事”展“大作为”,把协商成效体现在“破难题、聚民意、增共识”上,及时解决掉影响居民获得感的“微小事”,让居民在公共空间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带来的和谐氛围,有效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西”山力量点燃“希”望之火,拉近了党群“心距离”,为民提供“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