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详细 |
区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第49号)答复意见
|
发布日期:2024-06-27
来源:区卫健局
【关闭】
|
郁万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概况 目前,沙河口区常住居民67万人,有1家公立二级综合医院(沙河口区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政府办、7个民办),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政府办、1个市五院办、5个民办)。初步形成以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满足辖区“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的建设需求。 二、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我区一向注重人才培养,近年来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中医药服务发展需要。在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有中级职称以上中医师。加强人员日常培训,一是依托市中医医院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二是组织基层骨干人员参加中药煎药师培训;三是组织中医医院中药负责人参加中医药知识于技能培训;四是组织各中医馆骨干人才参加省级专修培训班。 在传承中医医学上,我们全面调研,详细掌握区域内人员的能力、素质及技能,积极引导民间医学和民间游医健康发展。坚持做好全科医学转岗培训,20-23年我区有6人参加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并全部通过考核。同时做好中医确有专长考试工作,21、22、23年我区确有专长考试共有3人顺利通过。做好中医传统医学师承学习备案,22、23年共有22人在我区成功备案,进行跟师学习。 2023年下半年,区卫健局搭建桥梁,依托市中医药学会,在兴工泉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名中医工作室。解决了患者在大医院抢号困难的问题,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中医优质服务,减轻了患者就医费用。2023年春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省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以多种形式广泛推广中医药文化,提升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三、 医联体建设情况 沙河口区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以规划为引领,以医联体为抓手,以强基层为重点,以医保政策改革为契机,在已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进一步缓解了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目前沙河口区医院及辖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分别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5家三级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实现了辖区内医联体100%覆盖基层卫生机构。上级医院定期下派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出诊,动态心电可以远程会诊,特殊检查可以在基层开单,与上级医院联系后,到医院单独窗口缴费。医疗协助关系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2024年1-4月份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诊疗量774357人次,处方总量778498个,其中二、三级医院向基层机构转诊总人次2459人次,医联体牵头医院共向下派出专家228人次,医联体专家在基层诊疗患者1368人次,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287人次,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072人次。 此外,我区还有五个一级中医医院,其中百川医院是大连市唯一一家拥有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名中医的区级中医医院,目前与第四人民医院,辽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签订了医联体,可以进行分级诊疗相关工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医疗设施和技术设备不足、医护团队水平有限、就医项目单一等现状,暴露出诊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 下步,我区将继续积极引导基础医疗机构通过医联体模式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更有“医”靠;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使辖区居民享受更规范、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感谢您对沙河口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