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街道动态 >>详细 |
沙园社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
发布日期:2024-09-02
来源:春柳街道
【关闭】
|
春柳街道沙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法治先行、服务延伸”工作模式,强化组织体系,健全网格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全面促进“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一、坚持党建引领 抓好队伍建设 提升服务质量 沙园社区党委开创并实行“1.2.1”工作法,“一副热心肠,两条勤快腿,一张婆婆嘴”,反复讲、会上讲、路上见了讲、支部开会讲、反复动员讲。积极搭建社区学习平台,设立“三读三讲”党建品牌,通过书记、委员、支部书记讲原文,讲感受、讲事迹、讲党课,提升理论素养,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各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党员干部做好国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当好维护党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者”。将党建工作纳入“一张网”,加强网格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外来人口、特殊群体做到不漏一户全面摸排,并进行动态检测,建立信息管理库,整合关爱救助保护力量和资源,提高精准化服务和实效,擦亮民生服务底色。根据入户调查情况,沙园社区针对居民需求,与辖区共建单位紧密结合,健全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机制,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携手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升辖区居民健康意识;携手沙河口区总工会开展“喜迎达沃斯、关爱护航者”夏季送清凉活动,关心关爱一线户外工作者;携手胜利小学在职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携手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沙河口区司法局春柳司法所进社区、进校园,为辖区未成年人带来暑期法治“安全大礼包”;携手麦芽糖养老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送餐等服务,截至目前,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 二、完善组织联建 搭建法治平台 推进法治先行 沙园社区致力于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宣传教育注入新动能、开拓新阵地,打造沙园社区特色法治文化一条街,建立“法治乐园”广场,设置百余米法律知识宣传墙,作为社区集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法治乐园”广场专注于“小规模、精细化、近距离”普法,通过加装法治长椅、加挂法治展板、印刷法治标语,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随处可见的法治元素,潜移默化地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为社区法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沙园社区整合各类法治资源,提升协作职能,凭借沙河口区司法局春柳街道司法所落座在本辖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多渠道服务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节等工作,做到诉源治理,切实筑牢维护了沙园社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依托检察官、法官进社区入网格,成立“网格加检法实习站”,搭建法官与社区、群众沟通互动桥梁,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开展法律类相关活动百余场。 三、推动议事协商 创新自治模式 激发社区活力 沙园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网格自治,恢复辖区老旧楼院自身活力,通过打造轻工学院居民自治阵地,实现自治共建的新局面。2024年轻工楼院成立党支部、“楼院管家”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单元建立1个微信群,每栋楼选出“年轻+年长”2名楼长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健基层治理体魄。定期召集楼长、产权单位代表、居民代表以及辖区单位代表参加联席会议,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精细管理,广泛吸收群众意见,收集民生诉求,倾听居民意见,重点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社区内占地0.3平方公里的棚户区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沙园社区成立专班走访11家产权单位,协调加固、更换等事宜;联合城建、执法、派出所、司法所多方化解矛盾,征求群众理解;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楼院清理、垃圾分类、燃气排查等工作,共计出动人员600人次,清理垃圾近2000吨,安装护栏300余米、晒衣架72组、长椅20把。 沙园社区将为民解忧的战斗堡垒建在基层一线,架起服务居民的“连心桥”,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