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沙河口 >>详细 |
民生保障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数据局
|
近年来,沙河口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福祉,每年规划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50%和80%。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消除。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春风行动”“锚泊滨城、立业大连”成为知名就业服务品牌。发放人才住房保障补贴1400余万元。基层诊疗机构实现医联体全覆盖。新建、升级13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7个街道全部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2%以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沙河口区坚持丰富内涵,打造品牌,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老城内涵。圣亚海洋世界成为全省首个5G专网智慧旅游项目和全市首家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4A级景区,中央大道获评国家4A级景区,“1930·冰山”工业文化展览馆成为国内首家工业制冷制热知识主题展览馆,星河中心建成大连首个光影艺术馆,九蝶文创园、双创工坊等一批文产项目和文创园区建成运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幸福沙河口”“文化五进”“市民学习吧”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深入民心,区获评“全省文明城区标兵”。沙河口区积极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以大党建为引领、以“帮万家”“助万企”为两翼、以“网格化”为兜底、以“吹哨报到”为联结的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验做法入选《2019年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蓝皮书丛书》。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荣获国家“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奖,区荣获第8届金铃奖暨中国大数据应用服务优化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实现预期目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安全管理全面加强,连续3年分别荣获省级平安(示范)区和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县区。 2024年,沙河口区继续用心用情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做优做强“留连沙河口、创就新未来”就业品牌,实施“春风行动”,全年新增就业1.4万人,发放就业补助1300余万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创新社会化拥军举措,在冰山慧谷成立全省首家综合性“拥军示范园区”。提标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5600余万元。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机制,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教育发展优质均衡。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创新推出“1+8+2”指标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东北财经大学附属学校挂牌成立,西山小学完成撤并,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新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2所,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完成教学基础设施改造。在全市率先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新增省级五星级幼儿园1所,79中学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区科技中心获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发挥校园足球优势,构建全学段“一条龙”升学体系。深化身心健康教育“1+4+N”行动,13中学获评省级心理健康特色校,我区获评全省“学生心理健康改革试点区”。 康养服务扩面提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1+N+千网格”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四养五边”服务模式,建成家庭养老床位940张,星级养老机构增至10家。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构建“中央厨房配餐、社区食堂用餐、楼院配送点取餐”三级助餐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实施、连锁化运营”方式,高标准建成社区食堂10处,渊东诺德社区食堂旗舰店投入使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来福星养护院投入运营,国椿集团康养项目签约落地。 公共医疗质量提升。扎实推进优质医疗服务基层行,家庭医生签约升级包增长21%。引导名中医下基层,全区中医药服务机构248家,居主城区第一位。推进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增加区妇幼保健院服务项目,新增托育机构1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2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体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新建图书流通站2个、文化驿站1个,完成中山公园智慧化体育公园改造,更新健身路径器械144件,新建“三大球三小球”运动场地42片。开展公益惠民文化活动168场、全民艺术普及课程超千课时。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区文化馆原创歌曲《小花》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微纪录片《沙河口故事》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全民健身运动成效明显,举办匹克球国际公开赛、全国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等精品赛事12场,我区运动员荣获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11个。 |